五五世纪| -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 共创行业新价值
五五世纪2023-01-31 16:05

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将于2月举办******

  中新网海口1月11日电 (记者 张茜翼)记者从11日举行 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将于2月中下旬举办 。本届东坡大会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弘扬东坡文化,展现苏东坡 的家国情怀、豁达人生、为民意识和文学成就。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刘成表示 ,苏东坡在琼三年,他丰富 的文学创作,豁达、执着的为人,接近民众 、关心民疾 的事迹,对琼崖文化教育有着深远 的影响 ,也留下极其丰富、宝贵 的文化文物资源。

  本届大会 的主题为“弘扬东坡文化,助力海南自贸港文化旅游建设”,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将论坛、展览 、演出、美食文化体验活动、文创大赛等活动有机结合,打造独具海南特色 的东坡文化体验 。

  发布会介绍,开幕式将以“大型音舞诗画‘不老东坡’”为题 ,包括《遇见东坡》《明月几时有》《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本海南民》《不老东坡》五个章节 。

  大会期间将举办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 ,议题涉及苏轼民本思想研究 、苏轼法治思想研究、苏轼生活艺术研究 、东坡文化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研究等 。

  东坡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及作品展览与苏东坡主题文物展两大精品展览将在此间举行 。其中 ,苏东坡主题文物展将由海南省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 ,计划于2023年10月在海南省博物馆展出 。该展览以苏东坡生平文物 、苏东坡在海南相关历史遗迹、桄榔庵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等为重点展示内容 ,以文物 、史料和多媒体载体 ,系统呈现苏轼三年居琼期间,创造并留下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 。

  此外 ,大会还将举办以东坡文化为主题 的精品剧目展演,将富有古典色彩 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与时代概念相结合 ,融入海南特色元素,展现东坡文化魅力 。

  东坡美食文化荟以“美食美刻 知味东坡”为主题 ,邀请省内外东坡旅居城市携代表性东坡美食参与 ,集中展示东坡名宴,增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擦亮“琼式美味”城市名片。

  东坡文化古迹研学游活动依托海南文旅资源 ,打造东坡文化古迹研学之旅。苏东坡诗酒文化鉴赏游园会包括东坡诗词唱诗大赛 、苏东坡诗酒文化鉴赏游园会系列活动 ,唱响东坡经典诗词,感受宋代古风文化意境。

  刘成说,海南将深入挖掘东坡文学创作、民本思想 、家教家风 、家国情怀、生活艺术思想等东坡文化的丰富元素,不断探索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弘扬东坡文化 ,推动苏学研究与旅游、餐饮 、文创、研学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完)

五五世纪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成功举行******

  中新网埃及沙姆沙伊赫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2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边会由中国新闻社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办 ,中国新闻网承办,能源基金会协办。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作视频致辞 。 供图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作视频致辞 。 供图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张明新在视频致辞中表示 ,气候变化 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直面的全球性重大挑战。共识就是力量,在气候变化治理领域 ,媒体扮演着普及知识、行动倡导 、连接各方 、凝聚共识 的重要角色。中新社一直高度重视气候传播 ,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愿为讲述传递中国与世界 的低碳好故事、绿色好声音以及合作新成就 ,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田成川作视频致辞 。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田成川作视频致辞。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田成川在致辞中表示 ,加强气候传播,积极提升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宣教中心以提升公众环境和气候意识为己任开展积极探索 ,积极打造品牌项目和宣传平台 ,包括开展丰富多样 的气候传播活动、发起成立气候传播平台和行动网络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等。

  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看来 ,实施气候变化政策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 。能源基金会的愿景和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 。他说 ,应通过气候传播让社会公众接受应对气候变化 的新意识 ,尤其要为青年一代所接受,并最终转化为青年一代的行动。能源基金会早在七八年前 ,就专门成立了相关 的传播项目。

图为王毅在“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进行演讲 。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图为王毅在“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进行演讲。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在演讲时则提到,中国正在构建一个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需要协调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还要有更好的公共参与 。他认为,通过建立国家公园 ,一方面能够利用国家公园本身的教育功能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公众的参与,也将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国家公园 的建设。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展局局长助理管秀鹏介绍了该合作组织开发 的能源全球平台,“接下来我们将以能源全球平台为媒介 ,与各方携手共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为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和广泛 的公众参与需要一场公众气候观念 的升级。”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气候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繁旭认为,气候传播要逐渐实现范式转变,通过好的故事,让科学数据和政策转变为真实可感的公众生活 ,让公众觉得,能源、气候议题并不在远方,而在你我身边。

  能源基金会策略传播项目主任荆卉表示 ,“让气候议题更加主流化 ,未来有很多可以继续发力 的方向,比如强化公众对于气候问题和低碳解决方案更科学 的理解、增加气候变化在社会讨论中的可见度 、强调低碳转型以人为本的定位 ,以及给公众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直观体验,让人们认识到自己既 是低碳转型的贡献者,也 是受益者。”

图为彭大伟现场分享对中国气候报道新趋势 的观察。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图为彭大伟现场分享对中国气候报道新趋势的观察。 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中新社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兼中新网副总编辑彭大伟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气候报道新趋势的观察 ,“随着VR、AR等技术及新媒体、融媒体形态的不断延伸发展,未来的气候传播形态将更加广阔,针对 的受众将更加广泛 ,也必将在全社会汇聚更大合力。”

  伦敦大学学院可持续金融和基建转型首席教授梁希分享了对中国企业ESG发展的见解并建议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方面根据国情制定本土化的信息披露标准,推动智能化 的数据收集,同时通过能力建设和政府领导,从根本上提升市场主体对ESG 的认知 。

图为“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现场。图为“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现场。供图

  在边会圆桌对话环节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原、绿色和平中国首席代表袁瑛 ,就面向“双碳”目标转型实践与气候传播的议题进行讨论 。

  张建宇认为 ,技术进步使我们对气候变化做出的贡献能够可持续以及可被认识到 。有了支持 的态度 、理解的程度,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具体改善 ,我们将可进入美好生活和气候友好的新时代 。

  廖原也认为,技术 的赋能使得我们对更美好生活中舒适 的追求,以及对气候变化做出 的贡献,两者开始趋同,这能够帮助每个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支持 、理解和行动落到实处 。

  “公众气候行动具有多样性和在地性”,袁瑛指出,ESG等新兴议题,对企业采取更高更好的气候行动有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同样会推进公众、企业采取不同层级的气候行动。(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五五世纪地图